第341章.341不同說詞
關燈
小
中
大
第341章.341 不同說詞
這一份奏章,自然是有關專利局的具體想法和章程。還有太子的聯名在內,是公開上奏的那種。一時之間,自然再次在京師引起了巨大的轟動。
“你們聽說了沒有,興國公又打算搞出一個新的衙門了,戶部所屬的專利局!”
“這事一下就傳開了,誰還能沒聽說的?不過這一次,我覺得國公有點想當然了!”
“確實,誰會把祖傳技藝給公開的?俗話說得好,教好徒弟,餓死師父不是!”
“確實是這個道理,雖然能賺一時的快錢,但子孫怎麽辦?”
“……”
當然了,也有一部分人,了解到的消息更多一些,因此他們的看法就又不一樣了。
“如果你能把祖傳的好東西一直保持下去,不被人學去,你當然可以不去公開,不去申報這個專利局的專利,反正也沒人強迫你!但是,如果你的好東西,很容易被別人模仿出來,那就最好去專利局申請專利。這樣受到朝廷律法保護,你就不怕被別人學去了!”
“既然這樣,倒是可以哦!申請了專利之後,再傳給子孫後代,有官府保證,那真是太好了!”
“你想得太美了,這專利是看你專利的重要性,是有保護的時間限制。過了時間之後,別人就都可以用了。”
“這又是為何?既然這樣,何必設置專利這麽折騰?”
“這你又不懂了吧?據說太子和國公的奏章上說了,這是為了鼓勵我們大明百姓去發明、發現新的好東西,能改善我們百姓生活,有利於我們大明的。但是,如果一直保護下去,那就成了獨門生意,反而會阻攔我們百姓過上好日子,所以又要設立這專利的保護期限,而不是無限長。”
“呀,國公真是絞盡腦汁,一心想著幫我們過上好日子啊!”
“可不是!你們怕是不知道吧,這一次連同這專利局的奏章一起送來京師的,還有國公的另外兩個聚寶盤,特意要作為專利局的示範。不過國公言明,只要我們大明百姓的,就都不要錢。”
“什麽,又有兩個聚寶盤,什麽聚寶盤?”
“……”
在京師百姓議論紛紛之時,朝堂上,崇禎皇帝覺得消息已經傳得差不多了,便在皇極殿,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,特意為此開了一次大朝會。
在金鑾殿的中間,罕見地擺了四個稀罕物件。按理來說,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金鑾殿內的。
在殿內的文武百官,大部分都沒見過這四樣東西;但是,有一部分出身貧窮的官員,卻是認得其中兩樣是什麽。不過另外兩樣,他們也能猜出來。
如果是結合當前的傳聞,那麽金鑾殿內的文武百官便都知道,這應該就是興國公所獻的“聚寶盤”了。
沒錯,這四個物件裏面的其中兩件,就是崇禎皇帝按照奏章上所說,讓宮裏特意打造出來的紡紗機和紡織機。另外兩件,就是宮裏招來的普通紡紗機和紡織機。
此時,就見崇禎皇帝非常興奮地對底下群臣說道:“你們且先看看,先生此次發明出來的這兩樣東西有多厲害!”
說完之後,四名隨侍在旁上的宮女,便立刻上前,去操作機器起來。
宮內的文武百官,知道這是生錢的聚寶盤,而且聽說國公還公開了這兩樣東西,因此,他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看,就想著看清楚了,回頭自家就能多個賺錢的來源了。
不用說了,這種最直觀的比較,頓時讓文武百官不由得都是大為驚訝。他們沒想到,國公發明的這種新式紡紗機和紡織機,效率竟然如此之高!
看著他們震驚的臉色,崇禎皇帝心中得意,就好像是他發明的一般,對群臣說道:“看看,如何?先生發明出來的這兩樣東西,不錯吧?”
這還用說!
自然地,文武百官紛紛稱讚起來。
等他們說了一會之後,崇禎皇帝才笑著說道:“先生說了,這兩樣東西,最困難的是誰先想出來!之後呢,只要有手藝的人看到,便能仿照出來。因此,發明了這東西的人,很可能會藏在家裏自己一個人用。如此一來,這發明出來的東西,就只惠及一家而已。”
頓了頓,他便繼續說道:“但是,這東西再怎麽防,都有傳出去的可能。如此一來,發明這東西的人,就會說明好處都落不著了!”
說到這裏,他掃視了下底下文武百官,臉色變得嚴肅起來,認真地說道:“因此先生提議,設立專利局。一則是由朝廷來保護第一個想出來的人,以此鼓勵更多的人去動腦子,發明更多好的東西;二則能讓發明的人把他們不利於保密的東西早點拿出來,惠及更多的百姓。”
說到這裏,崇禎皇帝又感慨一聲道:“為此,先生都專門發明出了這兩樣東西來做示範。又是對我大明百姓免費!”
說著,他指著底下一群人道:“你們說說,誰能有先生這本事,誰又有先生之風範?”
“哼!”崇禎皇帝緊接著重哼了一聲道,“朕要再聽到誰敢非議先生的,朕就讓廠衛查誰,看看到底是否有資格來非議先生!”
一聽這話,有人昂首挺胸,有人低頭不語,顯然各自立場不同。偌大的金鑾殿內,頓時就安靜了下來。
作為江南人的閔洪學,盯著那兩個樣子,眼睛放光了好久之後,感覺到大殿內安靜下來之後,他才忽然回過神來,便問崇禎皇帝道:“陛下,剛才說這兩樣好東西對大明百姓免費,那意思是對外人不免費了?”
其他人一聽,都沒發現這個細節,便連忙擡頭看向崇禎皇帝。
“當然!”崇禎皇帝聽了,便笑著說道,“不但是這兩樣東西,還包括之前已經公開的水泥配方,都只對大明百姓免費而已。外人要想用,就得交……專利費。不過先生的這幾樣東西,專利費已經捐給了朝廷。”
聽到這話,閔洪學頓時皺眉道:“外人如果真要用而不給……專利費的話,如之奈何?”
“呵呵!”崇禎皇帝聽了,便笑著說道,“先生說過,只要大明的拳頭夠硬,就不怕他們不交專利費;而要是大明的拳頭不夠硬,他們都能來我大明搶!拳頭夠硬與否,便是關鍵!”
一聽這話,所有人聽得都有點傻眼。
不過仔細想來,這話雖然似乎有點粗俗,可是很有道理的樣子。
看他們這樣子,崇禎皇帝便接著說道:“有了這個專利局,相信大明所產的好東西必定能多起來。到時候大明境內有多了,還可以賣到外面去。不過這個時候,必須要朝廷能保護他們去外面做買賣,不會受到他人的搶奪。因此,朝廷自然要收專利費,還有買賣興隆起來之後,商稅也必定增加。如此循環之下,朝廷的稅收收入必定大增。”
說到這裏,他忽然有點感慨起來,實在是之前窮怕了,便帶著感情說道:“如果朝廷稅收多了,就能做更多的事情,相應的,我們大明老百姓的負擔,便也能減輕一些。如果要是有可能,朕非常想要喊出,大明百姓免稅三年,五年,甚至十年等等。你們說,是不是?”
崇禎皇帝的這個問話,一下便讓文武百官沒有第二種回答。於是,金鑾殿內,全都是應聲稱“是”。
張明偉給崇禎皇帝設計的這種說詞,是附和這個時代人的三觀。畢竟你要來偷我東西,我不興去討回來?
反之,如果張明偉說,海外有不少好東西,我們要去搶,因為西夷已經在搶了,我們去晚了就搶不過別人。
真要這麽說的話,肯定會有人反對。別人是強盜,難道你也跟著當強盜?
而如今,張明偉給出的角度,甚至是還到了為國為民的地步,朝廷有錢,大明百姓受益,誰敢對此有異議?
此時,看到底下人都是讚同的,崇禎皇帝便給他們說道:“之前朕強行要頒行《大明軍人撫恤優待條例》,也是要使我們大明的拳頭夠硬才行,光憑嘴皮子,別人是不會理我們的。”
殿內的大部分人一聽這話,都是為之一驚,原來皇上和興國公竟然早就在謀劃這些了?
他們正在想著,卻聽崇禎皇帝接著又道:“有關這專利局的事情,就由內閣和戶部尚書牽頭,在先生的這份奏章上,議個章程出來。年底之前,朕要頒行天下!”
專利局將會歸戶部管著,戶部尚書當然最積極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
與此同時,這個事情的始作俑者張明偉,也已經帶兵離開武昌府,領著已經完成換裝的十萬大軍,分三路齊頭並進,向西進發,追擊流賊去了。
只要張獻忠往西逃去,他就不急著追,慢慢地趕路便是。
不過事情往往並不會如意,就按照你所想的發展。
在張明偉領中路主力共五萬人馬剛過了漢陽時,之前早就出發,吊著張獻忠所部的周遇吉,便派了急使趕回來稟告消息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一份奏章,自然是有關專利局的具體想法和章程。還有太子的聯名在內,是公開上奏的那種。一時之間,自然再次在京師引起了巨大的轟動。
“你們聽說了沒有,興國公又打算搞出一個新的衙門了,戶部所屬的專利局!”
“這事一下就傳開了,誰還能沒聽說的?不過這一次,我覺得國公有點想當然了!”
“確實,誰會把祖傳技藝給公開的?俗話說得好,教好徒弟,餓死師父不是!”
“確實是這個道理,雖然能賺一時的快錢,但子孫怎麽辦?”
“……”
當然了,也有一部分人,了解到的消息更多一些,因此他們的看法就又不一樣了。
“如果你能把祖傳的好東西一直保持下去,不被人學去,你當然可以不去公開,不去申報這個專利局的專利,反正也沒人強迫你!但是,如果你的好東西,很容易被別人模仿出來,那就最好去專利局申請專利。這樣受到朝廷律法保護,你就不怕被別人學去了!”
“既然這樣,倒是可以哦!申請了專利之後,再傳給子孫後代,有官府保證,那真是太好了!”
“你想得太美了,這專利是看你專利的重要性,是有保護的時間限制。過了時間之後,別人就都可以用了。”
“這又是為何?既然這樣,何必設置專利這麽折騰?”
“這你又不懂了吧?據說太子和國公的奏章上說了,這是為了鼓勵我們大明百姓去發明、發現新的好東西,能改善我們百姓生活,有利於我們大明的。但是,如果一直保護下去,那就成了獨門生意,反而會阻攔我們百姓過上好日子,所以又要設立這專利的保護期限,而不是無限長。”
“呀,國公真是絞盡腦汁,一心想著幫我們過上好日子啊!”
“可不是!你們怕是不知道吧,這一次連同這專利局的奏章一起送來京師的,還有國公的另外兩個聚寶盤,特意要作為專利局的示範。不過國公言明,只要我們大明百姓的,就都不要錢。”
“什麽,又有兩個聚寶盤,什麽聚寶盤?”
“……”
在京師百姓議論紛紛之時,朝堂上,崇禎皇帝覺得消息已經傳得差不多了,便在皇極殿,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,特意為此開了一次大朝會。
在金鑾殿的中間,罕見地擺了四個稀罕物件。按理來說,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金鑾殿內的。
在殿內的文武百官,大部分都沒見過這四樣東西;但是,有一部分出身貧窮的官員,卻是認得其中兩樣是什麽。不過另外兩樣,他們也能猜出來。
如果是結合當前的傳聞,那麽金鑾殿內的文武百官便都知道,這應該就是興國公所獻的“聚寶盤”了。
沒錯,這四個物件裏面的其中兩件,就是崇禎皇帝按照奏章上所說,讓宮裏特意打造出來的紡紗機和紡織機。另外兩件,就是宮裏招來的普通紡紗機和紡織機。
此時,就見崇禎皇帝非常興奮地對底下群臣說道:“你們且先看看,先生此次發明出來的這兩樣東西有多厲害!”
說完之後,四名隨侍在旁上的宮女,便立刻上前,去操作機器起來。
宮內的文武百官,知道這是生錢的聚寶盤,而且聽說國公還公開了這兩樣東西,因此,他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看,就想著看清楚了,回頭自家就能多個賺錢的來源了。
不用說了,這種最直觀的比較,頓時讓文武百官不由得都是大為驚訝。他們沒想到,國公發明的這種新式紡紗機和紡織機,效率竟然如此之高!
看著他們震驚的臉色,崇禎皇帝心中得意,就好像是他發明的一般,對群臣說道:“看看,如何?先生發明出來的這兩樣東西,不錯吧?”
這還用說!
自然地,文武百官紛紛稱讚起來。
等他們說了一會之後,崇禎皇帝才笑著說道:“先生說了,這兩樣東西,最困難的是誰先想出來!之後呢,只要有手藝的人看到,便能仿照出來。因此,發明了這東西的人,很可能會藏在家裏自己一個人用。如此一來,這發明出來的東西,就只惠及一家而已。”
頓了頓,他便繼續說道:“但是,這東西再怎麽防,都有傳出去的可能。如此一來,發明這東西的人,就會說明好處都落不著了!”
說到這裏,他掃視了下底下文武百官,臉色變得嚴肅起來,認真地說道:“因此先生提議,設立專利局。一則是由朝廷來保護第一個想出來的人,以此鼓勵更多的人去動腦子,發明更多好的東西;二則能讓發明的人把他們不利於保密的東西早點拿出來,惠及更多的百姓。”
說到這裏,崇禎皇帝又感慨一聲道:“為此,先生都專門發明出了這兩樣東西來做示範。又是對我大明百姓免費!”
說著,他指著底下一群人道:“你們說說,誰能有先生這本事,誰又有先生之風範?”
“哼!”崇禎皇帝緊接著重哼了一聲道,“朕要再聽到誰敢非議先生的,朕就讓廠衛查誰,看看到底是否有資格來非議先生!”
一聽這話,有人昂首挺胸,有人低頭不語,顯然各自立場不同。偌大的金鑾殿內,頓時就安靜了下來。
作為江南人的閔洪學,盯著那兩個樣子,眼睛放光了好久之後,感覺到大殿內安靜下來之後,他才忽然回過神來,便問崇禎皇帝道:“陛下,剛才說這兩樣好東西對大明百姓免費,那意思是對外人不免費了?”
其他人一聽,都沒發現這個細節,便連忙擡頭看向崇禎皇帝。
“當然!”崇禎皇帝聽了,便笑著說道,“不但是這兩樣東西,還包括之前已經公開的水泥配方,都只對大明百姓免費而已。外人要想用,就得交……專利費。不過先生的這幾樣東西,專利費已經捐給了朝廷。”
聽到這話,閔洪學頓時皺眉道:“外人如果真要用而不給……專利費的話,如之奈何?”
“呵呵!”崇禎皇帝聽了,便笑著說道,“先生說過,只要大明的拳頭夠硬,就不怕他們不交專利費;而要是大明的拳頭不夠硬,他們都能來我大明搶!拳頭夠硬與否,便是關鍵!”
一聽這話,所有人聽得都有點傻眼。
不過仔細想來,這話雖然似乎有點粗俗,可是很有道理的樣子。
看他們這樣子,崇禎皇帝便接著說道:“有了這個專利局,相信大明所產的好東西必定能多起來。到時候大明境內有多了,還可以賣到外面去。不過這個時候,必須要朝廷能保護他們去外面做買賣,不會受到他人的搶奪。因此,朝廷自然要收專利費,還有買賣興隆起來之後,商稅也必定增加。如此循環之下,朝廷的稅收收入必定大增。”
說到這裏,他忽然有點感慨起來,實在是之前窮怕了,便帶著感情說道:“如果朝廷稅收多了,就能做更多的事情,相應的,我們大明老百姓的負擔,便也能減輕一些。如果要是有可能,朕非常想要喊出,大明百姓免稅三年,五年,甚至十年等等。你們說,是不是?”
崇禎皇帝的這個問話,一下便讓文武百官沒有第二種回答。於是,金鑾殿內,全都是應聲稱“是”。
張明偉給崇禎皇帝設計的這種說詞,是附和這個時代人的三觀。畢竟你要來偷我東西,我不興去討回來?
反之,如果張明偉說,海外有不少好東西,我們要去搶,因為西夷已經在搶了,我們去晚了就搶不過別人。
真要這麽說的話,肯定會有人反對。別人是強盜,難道你也跟著當強盜?
而如今,張明偉給出的角度,甚至是還到了為國為民的地步,朝廷有錢,大明百姓受益,誰敢對此有異議?
此時,看到底下人都是讚同的,崇禎皇帝便給他們說道:“之前朕強行要頒行《大明軍人撫恤優待條例》,也是要使我們大明的拳頭夠硬才行,光憑嘴皮子,別人是不會理我們的。”
殿內的大部分人一聽這話,都是為之一驚,原來皇上和興國公竟然早就在謀劃這些了?
他們正在想著,卻聽崇禎皇帝接著又道:“有關這專利局的事情,就由內閣和戶部尚書牽頭,在先生的這份奏章上,議個章程出來。年底之前,朕要頒行天下!”
專利局將會歸戶部管著,戶部尚書當然最積極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
與此同時,這個事情的始作俑者張明偉,也已經帶兵離開武昌府,領著已經完成換裝的十萬大軍,分三路齊頭並進,向西進發,追擊流賊去了。
只要張獻忠往西逃去,他就不急著追,慢慢地趕路便是。
不過事情往往並不會如意,就按照你所想的發展。
在張明偉領中路主力共五萬人馬剛過了漢陽時,之前早就出發,吊著張獻忠所部的周遇吉,便派了急使趕回來稟告消息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